查看原文
其他

华略智库吴影跃:青年科技人才需要怎样的舞台?

吴影跃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吴影跃 华略智库研究经理

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热线》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托举起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青年科技人才更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主力军。然而,他们并非生活在科学的“真空”里,他们亦有来自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困扰和忧虑。如何为青年人才稳健成长、释放潜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追逐“星辰大海”?一起来看华略智库研究经理、人才发展专家吴影跃的解读。

全文3795字,阅读约10分钟


“青年强,则国家强。”二十大报告对青年人才予以高度重视。确实,青年是未来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科技人才更是我国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将青年科技人才视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一。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日益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围绕青年人才有两种情况比较引人关注。其一是人才与成果的关系问题。人才很多很好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好像也渐渐给足了,但从产出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成果看,似乎不尽如人意,所谓原创性、颠覆性的成果不够多;还有就是青年科技人才自身的焦虑和压力,尤其到了项目申请和各类人才的申请评审季,情况会更加突出。如何认识这样的状况?



长三角热线:《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表现,40岁以下和中级职称科研人员的中重度焦虑更为显著。这种焦虑来自于哪里?



吴影跃:事实上,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何为“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定义,“科技工作者”也称“科研人员”或“科技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具备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从事创造性科学技术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作为一名智库研究员,我们会经常赴各地调研人才发展问题。通过与众多青年科研人员的交流,发现他们普遍面临工作、生活、精神三方面压力。

首先,在工作方面,青年科研人员为了向上评定职称,必须争取发表核心期刊和申报科研项目,但现在越来越多高校正在逐年提升职称评定门槛,如以往只要求发表核心即可,但现在会要求期刊必须排名前30%,这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从而导致焦虑感和不安感与日俱增,并难以潜心学术研究,所以这一群体经常自嘲为“青椒”。

其次,在生活方面,科研人员多数为事业单位编制,工作忙碌但收入普遍不高,而大部分青年科研人员30岁博士毕业以后,就要直面住房、婚配、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生活问题,当经济基础或个人精力无法很好地满足家庭需求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消极疲惫、情绪压抑的问题。

最后,在精神方面,一般来说,当前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精神层面通常会有更高的追求。但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带给科研人员一定的落差感。权威心理咨询师表示,人的焦虑情绪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抑郁则来自于自我否定;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距越大,人就会越抑郁。所以,精神压力也是青年科研人员的焦虑之源。

当然,很多时候“焦虑”也并非全是坏事,毕竟每份职业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对于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科技人才们来说,理性看待“焦虑”,主动将多方压力变为创新动力,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长三角热线: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当下都面临哪些困境?



吴影跃:一是职业上升渠道较窄。正如刚才所说,高校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晋升要求愈发严苛,更多还是偏向采用“唯论文、唯头衔、唯学历、唯奖项(项目)”的“四唯”标准,导致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压力过大,特别是在晋升职称名额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极易陷入毫无意义的同龄“内卷”和自我“内耗”中。相比之下,那些就职于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因为市场化导向比较鲜明,晋升通道相对透明,且不设“天花板”,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二是薪酬待遇激励性较差。当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制的高校、科研机构给予青年科技人才的待遇普遍不高,尤其是与那些就职于高科技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收入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且相关激励机制也不尽完善。可以说,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一线城市,大部分青年科技人才都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难以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因此,国家工信部今年也提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用人单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

三是发展路径不明确。创新是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职责,但是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其招聘的青年科技人才,并未规划特定的成长路径或培养方案,使得很多青年科技人才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从事的并非是科技创新工作,而是普通的日常行政工作。这样一来,青年科技人才便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更难有实质性的创新成果突破。



长三角热线:有句话叫科技创新需要科技评价,但应该如何恰当地评判青年科技人才的价值?



吴影跃:要恰当地评价青年科技人才的价值,必须充分遵循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具体而言:

一是评价维度要多元化。积极破除“唯论文、唯头衔、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标准,建立知识、能力、技术、贡献、业绩、品德等多维评价体系,同时全面打破晋升“天花板”,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事实上,在科技青年人才领域之外,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如杭州打破“唯学历”人才观,突出职业贡献导向,将90后快递小哥评为“高层次人才”;再如,上海将李佳琦、杨超越等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爱护人才、珍惜人才,尤其对于青年科技人才也应打破固有的评价标准,从更多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评价。

二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充分赋予企业等用人单位人才评价自主权,支持用人单位集结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机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等多元社会主体,以创新能力和潜力为核心导向,综合评价青年科技人才的价值,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科学。

三是评价周期要弹性化。鉴于科研工作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必须科学设置评估周期,避免考核过于频繁,就像李克强总理曾经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那样——“可以十年不鸣,但争取一鸣惊人”。



长三角热线:相对于社会从业者来说,青年科技人才有哪些特点?



吴影跃:一般来说,相较于社会从业者而言,青年科技人才普遍拥有高学历、国际化、信息化、复合型四大特点。

一是高学历,从事创造性科学技术活动的群体,大部分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否则难以承担高专业度和复杂性的科技创新活动。

二是国际化,目前大部分青年科技人才在求学或就业过程中,会通过赴外留学、参加国际交流合作论坛(沙龙)等方式跨国学习,从而吸收外国先进的经验知识和产业技术。据统计,国内80%的“双一流”院校拥有中外合作项目。

三是信息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科研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越来越多青年科技人才开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开展科创活动,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也能促进研发活动不断提升效率。

四是复合型,20世纪以来,很多科技创新突破都源于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融合,这使得复合型科技人才培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当代青年科技人才大多拥有交叉学科背景,在前沿科创领域往往拥有更加开阔的思路和想法。



长三角热线:应该如何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环境?(宏观层面、政策配套)



吴影跃:一是宏观政策支持。坚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与五年规划、产业规划、科技规划等同步筹谋、协同推进,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人才发展需求目录,对引领区域产业发展、支持创新驱动的人才群体,加大政策倾斜、奖励力度和晋升空间,持续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是体制机制解绑。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价值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最大程度赋予科研人员(团队)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支持其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同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成就。

三是创新生态营造。深度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加快打造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和高能级科创孵化载体,配套导入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国际交流等多种类、高质量、专业化的科技服务,始终以最优生态和最佳土壤哺育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四是高端产业培育。成熟优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吸引当代青年科技人才纷至沓来、大展拳脚的重要引力场。因此要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集聚优质企业、做强制造事业,力争在产业端形成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为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发光发热提供最佳舞台。



长三角热线: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科技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群体,还有大规模的产业一线技能人才。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助力他们成长发展?



吴影跃:事实上,除了青年科技人才,我们同样也要关注其他领域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在“制造强国”的大背景,那些长期坚守在制造一线的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因此,在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中,各地除了大力招揽青年科技人才,也应持续强化对高技能人才的引培力度。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凝聚更多力量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经验,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通过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三是增加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通过提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公共实训基地等方式,全面优化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推动我国高技能人才规模逐步壮大。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深圳赢得颜宁青睐,求贤若渴的大城市可以学什么
【原创华略智库兰红梅:江南古镇如何“破圈”?有例可循、仍需创新【原创】不可不知的开发区“一区多园”联动发展三种模式【原创华略智库刘昕:上海大都市圈何以为“大”,何以成“圈”?【原创】停产停售燃油车,中国准备好了吗?【热文】制造业能不能去西部?【热文】德国制造企业纷纷外迁自救,上海或成大赢家?
【热文】中国的三个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热文】日本人,到底拆了多少中国车?
【热文】浦东30年流变:新上海如何走向大上海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